天然的原矿釉,在高温窑火的作用下,竟然能够生成诸如兔毫、油滴、鹧鸪、曜变等神奇的斑纹。“入窑一色,出窑万彩”的建盏,在千年前就能够征服品位超然的宋徽宗,并且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分布着众多拥趸,凭靠的不仅仅是土与火的窑变艺术,更多的是烧盏人孜孜不倦、专注钻研的智慧凝结。
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,能够传承传统技艺的匠人已经不多。而能够“在传承之外求创新,在创新之中力坚持”的烧盏人,更值得我们赞许……
吴志勇,便是这样一位匠人。
大师名片:
吴志勇,1978年出生。国家一级陶瓷工艺师,高级工艺美术师,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,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,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青年大师,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副会长。
黑白两极
吴志勇深耕陶瓷釉水研究多年,尤其对“建窑系”里的「黑建」(黑釉瓷,以建阳建盏为代表)和「白建」(白釉瓷,以德化白瓷为代表)这两支看起来风格迥异其实同根同源的釉色工艺,都有着颇为精深的造诣。
或许有些藏家知晓吴志勇这个的名号,源于他在德化瓷塑上的卓越贡献。但其实在吴老师这十几年在白瓷工艺上精益求精的同时,从未放弃过对建盏的探索。并触类旁通地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。
▲吴志勇建盏作品
获奖经历
2008年11月,作品《禅》参加中国(国家级)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荣获金奖。
2010年3月,作品《万虹盏》参加全国工艺品、旅游品、礼品博览会荣获金奖。
2013年8月,作品《万虹·油滴盏》参加上海国际礼品工艺品创意设计展览荣获金奖。
2013年8月,作品《万虹·兔毫盏》参加上海国际礼品工艺品创意设计展览荣获金奖。
2013年10月,作品《禅定杯》参加中国(合肥)国际文化博览会荣获“金奖”。
2014年3月,作品《度》参加中国北京国际礼品工艺品展览会荣获金奖。
2014年11月,作品《建盏》被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。
2015年5月,作品《静》荣获“百花奖”金奖。
2015年8月,作品《智慧杯》被香港东方艺术博物馆收藏。
2016年9月,作品《欢喜杯》被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收藏。
2018年7月,受邀成为首届建窑建盏“闽艺杯”评审专家评委。
一黑一白,如冰似玉的德化白瓷和厚重典雅的建盏黑瓷,审美趋于两极,工艺上却有着融会贯通的神妙之处。
也正是得益于吴志勇在黑建与白建两种工艺里的游刃有余,才有了眼下我们能看到的全新釉水创作——
在一只只古朴厚重的建盏上,开出一片片姹紫嫣红的花海。变幻神奇,巧夺天工!
万紫千红
一盏一世界,一花一菩提。
吴志勇的「万物生」和「芳华」系列,融合了老师多年的研究心血,完美体现了他对釉水的掌控已到出神入化的境界。
采用天然的原矿釉材质,却呈现出一副五彩斑斓的盏中风景;采用气烧的烧成方式,却烧出了柴烧才具备的油润手感。
▲万物生▲
春回大地百花笑,
千娇媚,万物生。
▲芳华▲
世上有朵美丽的花,
那是青春吐芳华。
大道至简,寓繁于朴,高倍镜之下,吴志勇向盏友展示了一个“器象万虹”的花花世界 。色彩大胆浓烈,红绿相映成趣,犹如油画般的立体质感。
这样浓烈的美,不仅征服了众多藏家,也征服了业内的专业评委,荣获“第三届中国世界遗产工艺美术金狮奖·建盏类 金奖”。
在造型设计上,吴志勇沿袭经典,在「五大名窑」与「八大窑系」这个庞大的陶瓷母本系统里,汲取了大量的灵感,再结合现代多样化的烧制方式,创作出了既具有古典韵味又符合当下审美的器型。
▲吴志勇作品-芳华系列
厚重铁胎,包裹着润泽质感的釉水,大有官窑御器的正统之风。
▲吴志勇作品-芳华系列
尤为珍贵的是,吴志勇老师对自己的作品管控非常严格,市面上可流通的建盏作品屈指可数。
此次隐庐能与吴老师达成合作,分享的正是“不炒限量,实则限量”的稀缺资源,望各位藏家能够慧眼识珠!